切换到宽版
  • 3558阅读
  • 3回复

[转载]技术青黄不接 创新才能又一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露天煤矿
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96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74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96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74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96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74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96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74小时
级别:核心会员
 

金币
944
威望
27
贡献
18
好评
47
注册
2005-08-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03-29
技术青黄不接 创新才能又一村

现阶段的科技公司普遍都有一肚子苦水,经营者如此,工程师也是如此,每天汲汲营营,老板忙于业绩目标,工程师忙于进度目标,忙了半天却总是落后;日子真的有点苦。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供需,就是这么简单,当供过于求,成为买方市场,卖方就要辛苦过日子了,好像最近香蕉盛产,价格就崩跌,蕉农就要流泪贱卖,因为每个蕉农的香蕉没有什么差别,产品没差异,价格就不会有高低。

  老实说,科技业有部分领域跟香蕉盛产差异不大,但仔细探究,还是有些非常独特的产品或产业,延续着早期高科技业的光辉。最明显的例子,是现阶段独领风骚的MP3 iPod,和较具未来性的Web 2.O;另外还有一个台湾厂商值得一提的,就是PDA手机老大宏达电。

  为什么特别举这3个例子?因为iPod是充分满足消费性电子时代使用者需求的代表;Web 2.O是人人看好的网际网路产业中,颠覆传统深具未来性的全新发展走向;宏达电则是专注于某一技术领域的开发,始终坚持,终于在市场打开时,创造了技术门槛的代表。

  不管这些议题是不是有点旧了,但这些现象说明了一件事,就是在后PC的数位时代中,要更关心使用者到底需要什么,要更能创造全然不同的营运模式,引起使用者的兴趣,否则就要努力不懈地开发最先进的技术,把其他竞争者抛得老远。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创新,否则,当电脑制造王国从台湾变成中国大陆,而且从研发到产销全都移往中国大陆时,科技业的日子可能与蕉农没有太大差别。

  ■若以规格进化角度 技术早已大大领先

  其实以蕉农来比喻,有点悲哀也有失公平,因为科技业中有很多工程师,每天都很勤奋地开发新技术。不管在哪个次产业,规格林立,有新规格就要跟上,否则慢一点就有可能错失市场。规格战是一个现象,平台战又是另外一个现象,采用什么核心,又是一大考验,押错宝可能造成全盘皆输,这些都是令科技业头痛而投注相当多研发资源的因素。

  如果以个人电脑来看,这25年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英特尔独大的时代,英特尔的平台很单纯,系统厂商就跟着英特尔的脚步走就好了,英特尔推什么CPU、系统厂推什么电脑、消费者就买什么,一切都很简单。

  大约在1998年,竞争对手超微兴起,价位比英特尔低了几成,后来英特尔以低价CPU赛扬系列来因应,自此以后系统厂商的产品变得愈来愈不单纯。后来的这几年时间,厂商习惯了复杂的规格与平台,而且各产业都是如此。

  技术开发一直往前跑,久而久之却好像跑过头了,反而是市场没有跟上;时脉速度更快的CPU对大部分电脑使用者是多余,手机上附加了一大堆功能,使用者还要花时间学,但对许多手机使用者来说,不但没有选择去学习,而且只愿延用原本只打电话和接电话的模式,连发简讯都嫌麻烦。

  不仅如此,MPEG-4要放到数位电视解压缩晶片里似乎也还不需要,因为在许多国家,包括台湾,数位电视节目内容还是付之阙如,如果需要用到数位电视机,MPEG-2足堪使用。

  LED使用作LCD的背光源吵得沸沸扬扬,厂商技术发展脚步不歇,然而若去问大部分的笔记型电脑使用者,要不要多花一些钱换一台上盖超轻薄的白光LED笔记型电脑,他可能会非常狐疑;如果提出LED无汞、使用寿命长、快速启动等优势,除非他是爱地球人士,否则可能会满脑子问号的说:那又怎么样?

  ■使用习性没跟上 厂商坐着等

  数字家庭也是个明显的例子,跨产业的厂商都在思考网际网路到底能怎样进入家庭改变生活模式,其中有很多大小厂商都在努力,推动共通标准、推动共通平台、开发连网产品,但是不同产业的连结非常复杂,而且改变人的生活习惯毕竟是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厂商去推动,也需要时间来蕴酿,这些努力究竟要等到哪一天水到渠成,被大众所接受,不无疑问。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使用者分成很多种类,热爱追求最新技术的也所在多有,年轻族群是一例,IT工程师是一例,RIBEN人也是一例,所以RIBEN常常领先全球推出最新技术的产品,好比上述LED背光的笔记型电脑就属RIBEN厂商最领先而且最热衷;还有一个例子更明显,RIBEN的家用电脑,搭载数字电视接收器在5年前就已经99%了,但放眼望去全球市场,5年来的进展缓慢。

  许多厂商技术早就ready了,无奈普罗大众对电子产品的要求毕竟不高,只需基本功能、好用就好;厂商向客户推了许多新技术,客户向消费者推了许多新产品,真能在短时间内大红大紫的,屈指可数。

  于是,大部分的时候,厂商在等市场,等大客户去教育市场,21世纪初的这几年,可以说是漫漫等待。

  ■消费性电子时代 要学的东西很多

  既然技术已经超前,为什么标题说是青黄不接呢?这就是吊诡的地方;台湾厂商的工程能力是没话说的,但是现在产品界线愈来愈不清楚,不是你整合过来,就是我整合过去,当原本资讯领域的产品普遍加入通信,甚至成为消费性电子产品时,事情就不那么单纯了。

  好比手机,笔记型电脑或主机板厂商投入PDA手机开发的很多,手机的收讯品质因地不同,差异性很大;又好比液晶电视,系统厂商投入的也很多,然而电视的收讯品质也因各地区域性的差异,而有很大的不同。

  而且通讯和电视领域都是很政治的,当中系统非常复杂,各国情况和政策又有所不同,很多标准规格制定或採行,牵涉到长久的歷史因素,也有许多国际大厂因利益而做的妥协结论,台湾厂商除了置身事外之外,恐怕别无选择。

  但是收讯品质的技术改善则是产品发展必经之路,这个时候,路测(field try或field test)就变得格外重要,路测是这些消费性产品的基本功夫,然而路测是靠一点一滴的经验累积,没有办法速成的,3年的时间投注,可能跑不掉;对于台湾各大IT厂来说,这方面的功夫还没有练成;然而对于全球品牌大厂而言,已经有许多年,甚至数十年的基础。

  这些工作都是现在研发工程师的工作领域,所以消费性电子时代产品开发,规格技术早已齐备,但在这些新领域,却还有一段长路要走;目前阶段,即可以「青黄不接」来形容。

  ■工程领域没戏唱 切入使用者需求犹可为

  消费性电子有个特色,就是它不是那么标准,地区性差异大、使用者习惯差大、文化差异也大,时尚或许更胜功能,美感或许更胜规格,最重要的,它要很好用,要赏心悦目,要是个可以令人喜欢的东西。说实在的,这跟工程领域完全是不同回事。

  台湾绝大部分工程师的专业水准是很不错的,而且又肯拼,创造科技奇蹟的黄金时代;不过值此趋势改变的大洪流中,工程师们,关上电脑,想一想所设计的东西,能够清楚勾勒哪些部分会受到什么样的人喜爱,又有什么样的人可能会有哪些需求吗?

  消费性电子时代,工程师不应该与客户距离太远,不应该与人性的根本需求太远。

  ■放下数理逻辑 感受文化 感受人性

  曾经有一家台湾少数在全球拥有一席之地的品牌大厂,在攻略全球市场时,高阶主管必须要上对各国文化认知的课程。文化认知,对客户的基本了解,是制造商的基础。

  文化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外在的易了解,内在的是学问;好比多年以前,笔记型电脑厂商曾经在轻薄短小的考量下,推出迷你笔记型电脑。

  不用说也知道,这又是RIBEN人的创举,后来台湾厂商跟进,在风靡一时成为话题之后,不多久向市场说拜拜;超轻薄的笔记型电脑也是一样,经过一番学习,厂商终于发现市场有限;一来是欧美人士人高马大手又大,对一般笔记型电脑的重量和尺寸都能接收,二来是萤幕太小的负面效应大过易携带的正面效应。

  人高马大看起来是个显而易见的外在情况,然而这个产品的失败却仍要经过一番投资试市场,之后才能学到教训;更不用说其他不是这么明显的文化差异了。

  这儿可以举一个较内在的例子,英国人的性格是相当保守务实的,欧洲人也普遍如此,对于超过需求的规格,其实接受度相当低,因此厂商若有意将规格优越的产品打进欧洲市场,可能要先考量他们是不是有这个需要,否则很可能以失败收场。

  再细究下去其实是探讨不完的,好比最开头提到Web 2.O,这种人人可参与的互动式媒体形式大大走红,牵涉的可能是更为内在的,原始人性中就有发表和分享的心里需求,抓住这样的需求,充分运用网际网路的特性,或许可以简单解释Web 2.O爆红的因素。

  行文至此又要再问,工程师们,对于客户的文化差异是不是有基本认知呢?对于人的内在是不是有些感受力?放下数理逻辑,多些创新思考吧,现代工程师要做的功课,真的很多。
分享到
离线dinah1102
在线等级:4
在线时长:197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3小时
级别:中级会员

金币
47
威望
6
贡献
2
好评
14
注册
2006-02-04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03-30
創新人才的訓練﹐就是要給他一個競爭的大環境﹐讓他在工作中訓練﹐挫折中教育﹐競爭中思考。
通俗一點說﹐創新是在"壓力"中被迫出來的
离线277043511
在线等级:12
在线时长:98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51小时在线等级:12
在线时长:98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51小时在线等级:12
在线时长:98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51小时
级别:黄金会员

金币
310
威望
26
贡献
46
好评
40
注册
2006-12-30
只看该作者 藤椅  发表于: 2008-03-30
企业能不能生存下去, 不仅仅取决于法律上是否允许它存在, 而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因为任何一个企业若没有自主创新能力, 就必然会被市场淘汰。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能否真正生存的关键性条件是自主创新能力, 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离线Jcy
在线等级:32
在线时长:5844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6小时在线等级:32
在线时长:5844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6小时
级别:Mod

金币
7002
威望
132
贡献
358
好评
40
注册
2003-06-2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03-30
只有新东西利润才高,就像现在的手机市场,新款出来,那是暴利,过后就大幅跳水,你不能不断的推出新东西,就死翘翘了。
专业YAMAHA配件供应商-深圳天瑞机电
QQ微信号:45161176
手机:18688752087
抖音号:SMT18688752087
网站:http://www.tresmt.com
长期Yamaha二手贴片机及原装配件回收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