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19阅读
  • 0回复

[分享]零件部品旁錫珠發生的原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ameoqc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9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7-09-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7-11-03
前言
    在表面著裝技術精密發達的時代中,常常發生擾人的問題,其中以在零件部品旁,所發生小錫珠為最常見。
    本篇就探討其發生原因與解決對策,提供使用人在製程上參考。


探討零件部品旁錫珠發生的原因


1.如圖a.錫膏在印刷後,零件部品在植裝時,置件壓力過強,錫膏因此產生擠壓。當進入回焊爐加熱時,部品零件溫度上升通常比基板來得快,而零件部品下方溫度上升較慢。接著,零件部品的導體(極體)與錫膏接觸地方,Flux因溫度上升黏度降低,又因部品零件導體上方溫度較高而爬升靠近。所以錫膏是由溫度最高Pad外側開始溶融。

2.如圖b.溶融焊錫開始向零件部品的導體處往上爬,溶融焊錫形成像牆壁一般, 接著未溶融焊錫中Flux動向,因溶融焊錫而阻斷停止流動,所以Flux無法向外流。當然所產生揮發溶劑(GAS)也因溶融焊錫而阻斷包覆。

2.如圖c.錫膏的溶融方向是向Pad的內部進行,Flux也向內部擠壓,(GAS)也向內側移動。
   
零件部品a.點的下方因力量而使溶融焊錫到達b.點,又因吃錫不良a.點停止下降,產生c.力量逆流,a.b.c.d.的力量,使得焊錫移動。

•    零件部品氧化,在導體側面吃錫是有界線的如圖c.所示,結果反而焊錫受壓析出形成錫珠。
•    另一方面Pad溫度較快上升,在Pad上的溶融焊錫先產生回塑效果,無法拉引零件部品,此時的力量使得未溶融焊錫受壓析出溶融而形成小錫珠。
•    錫膏內Flux易析出氣泡,Flux流動力量加上揮發型溶劑的揮發,再加上零件部品在Pad上拉引的力量同時使得未溶融焊錫受擠壓析出溶融而形成錫珠。
•    錫膏量過多或Pad面積太小,溶融焊錫所保有空間過小也易形成錫珠。
 
對策

 
零件部品旁發生錫珠的原因很多,需檢討與修正。
1.    在設計上Pad的溫度,能均勻上升,考慮受熱平衡,來決定Pad大小及導體長寬。
2.    在設計上考慮錫高的量,零件部品的高度與Pad面積,使得溶融焊錫保有舒展空間。
3.    溫度曲線不可急遽上升。
4.    印刷精度及印刷量的控制,與印刷時的管理。
5.    置件壓力的調整。
6.    零件部品的氧化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