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246阅读
  • 0回复

[转载]质量改进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datoucai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38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2小时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0
威望
2
贡献
0
好评
3
注册
2006-11-0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8
质量改进的错误认识
虽然质量改进有严密的组织,有一定的实施步骤,并在一些公司取得了成果,但多数公司的情
况并不尽如人意,有的是由于企业不知道如何去改进,也有的是由于某些内在因素阻碍了企业将质
量改进常年进行下去。在进行质量改进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开展质量改进活动主要会有哪些障
碍。
(一)对质量水平的错误认识
有些企业,尤其是质量管理搞得较好的企业,往往认为自己的产品质量已经不错了,在国内已
经名列前茅,产品质量没有什么可改进的地方。即使有,投入产出比也太小,没有进行质量改进的
必要。但实际情况是,它们与世界上质量管理搞得好的企业无论是实物水平还是质量管理水平都有
很大差距。这种错误认识,成了质量改进的最大障碍。
(二)对失败缺乏正确的认识
有些人认为质量改进活动的某些内在因素决定了改进注定会失败,这一结论忽视了那些成功的
企业所取得的成果(这些企业的成功证明了这些成果不是遥不可及的)。此外,成功的企业还发表了
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这就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三)“高质量意味着高成本”的错误认识
有些管理人员认为:“提高质量要以增加成本为代价”。这种人一方面认为提高质量只能靠增
强检验,或只能使用价格更昂贵的原材料,或只能购进精度更高的设备;另一方面被“质量”一词
所具有的双重含义而误导。如果质量的提高是基于产品特性的改进(通过产品开发),从这一点上
讲,质量的提高可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因为改进产品特性通常是需要投入资本的。但如果质量的
提高是基于长期浪费的减少,成本通常会降低。
(四)对权力下放的错误理解
企业领导们都知道“一个好的管理者应该懂得如何放权”。但是在质量改进上,部分企业却做
得不够好,这些企业的管理者试图将自己在质量改进方面的职责全部交给下属来做,使自己能有更
多的时间来处理其他的工作;或者他们对下级或基层员工的能力信任度不够,从而在改进的支持和
资源保障方面缺乏力度,使质量改进活动难以正常进行。但成功的企业却不这样做,每一个管理者
都负责改进的决策工作,并亲自担负某些不能下放的职责。
上层管理者不宜下放的职责有:
上层管理者必须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只参与意识教育、制定目标而把其余的工作都留给下属是
不够的。下述管理者的职责是“不宜下放的”。
(1)参与质量委员会的工作:这是上层管理者最基本的参与方式。
(2)批准质量方针和目标: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或者正在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这些方针和目标
在公布前必须获得上层管理者的批准。
(3)提供资源:只有为质量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工作条件、环境等,才能保证质量改
进的顺利实施。
(4)予以表彰:表彰通常包括某些庆祝活动,这类活动为上层管理者表示其对质量改进的支持提
供了重要的机会。
(5)修改工资及奖励制度: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工资及奖励方法不包含质量改进内容,所以要修改
这些制度,并让管理者批准。
(五)员工的顾虑
进行质量改进会对企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远不止表面上精神所发生的变化。例如会增添新
的工种;岗位责任中会增添新的内容;企业管理中会增添团队精神这一概念;质量的重要性得到承
认,而其他工作的重要性相对降低;公司会要求为实施上述改变而进行培训,等等。总的来说,它
是一种巨变,打破了企业原有的平静。
对员工而言,这一系列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中,他们不愿意的莫过于使他们的工作和地位受到了
威胁。比如,降低长期浪费会减少返工的需要,这样从事返工的人就会失去工作,而这类工作的取
消又会对主管人员的工作或地位构成威胁。
然而,质量改进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如果不前进,所有的人都保不住饭碗。因此,企业
应该进行改进,只是在改进的同时,要认识到员工的顾虑,需要和他们进行沟通,解释为什么要进
行改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