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247阅读
  • 15回复

[原创]妖言惑众之: 质量是检查出来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雪野情匆
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
级别:中级会员
 

金币
108
威望
4
贡献
5
好评
12
注册
2005-04-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1-06
在《高级汉语大词典》中,对质量一词的定义是: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也就是说,质量是一个过程完结之后结果之间的比较。这个结果或是一件产品,或是一项工作,它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一种状况之间的对比。更不是一种固有属性,眼下的ISO9001最新定义为关注其符合性,彻底将发展中国家的组装工厂压在质量与技术的最下边。

质量是检查出来的

这个检查,是一个普通的说法,与生产,技术相比照,也可以高级理解为管理。

我看历史上(如《反经》,《冰鉴),《人物志》等)任何重大的变过都取决于人材的培养,人是否高质量(这都是比较的结果)。在所谓的法制社会,对人的培养是呲之以鼻的,但这并不能否定一个铁律:政策决定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

我自已的观点也不是很清晰,下面是我以前的一些随意写的贴子,欢迎版砖。
1条评分
风中的落叶 好评 +1 - 2009-01-06
分享到
离线雪野情匆
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
级别:中级会员

金币
108
威望
4
贡献
5
好评
12
注册
2005-04-15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1-06
大家受了洋人的教诲,只要利润,当然拼命的压缩检验,榨取更大的利润,哪里会有产品质量,更不会有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

当然,什么是质量,什么是制造。很多人以为达到客户要求,赚取更大利润,就是生产制造,产品达到了客户要求程度就是有质量。

不是这样子的啦,生产的目的,不应当是利润,必须是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国家一穷二白,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就先勒紧裤带,把钢铁炼出来,制造机床,生产更多的低一级生产工具(如镰刀,拖拉机,收割机,解放汽车),铺修铁路,把“有质量的产品”与技术送到更多的地方。为了更好的产品,必须有更高级的机器,要有更高级的机器,必须有更高精度的测量仪器。

正如测量中的传递一样。某些人叫嚷不要检验,你把车床,铣床,CNC等电子尺去掉,象我现在的常用的贴片机,把视觉系统,磁栅尺去掉,能够制造什么?(不要跟我说,那些叫生产,不叫检验)。

古人说得好: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哪有小朋友头脑发热,把基础工业去掉,生产去,生产去,把田一分,拿起镰刀,竹杆就生产。结果是什么样,年年水旱,活着有什么质量。国企卖光,人人为了生存而奔波,哪有什么生活质量。每天吃到肚子里的是什么质量就更不用说了。
离线雪野情匆
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
级别:中级会员

金币
108
威望
4
贡献
5
好评
12
注册
2005-04-15
只看该作者 藤椅  发表于: 2009-01-06
楼主混淆视听,将过程控制与检验混为一谈!




检验与控制必须混为一谈,没有检验,哪来控制

就来谈导弹的原理。其实,导弹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毛泽东的《实践论》的模型。在这里,导弹,加上制导雷达构成的制导系统,形成了认识主体。而目标的位置,及导弹自身的位置,都是这个认识主体所要认识的对象。

而导弹飞向目标的过程中,就是一个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下面我再详述这个认识过程。

首先是雷达发射目标,于是,根据这个目标位置的认识,导弹开始对准目标发射。当然,这里的对准肯定是有误差的,这个发射和飞行过程,就是导弹的实践过程。

而实践了那么一段时间,也就是飞行了一段时间后,再测量导弹和目标之间的位置,找到误差,这就是认识,把这个认识结果,再用来控制导弹的飞行,进行修正,也就是再实践,实践后再测量导弹的位置,等等,这样循环往复,直到导弹命中目标为止。



这个问题这样理解吧:你口袋里有100元,你不数(检验)难道就是90元吗?又或者你数过后(检验后)能变成110元?
质量在生产中就已经形成,检验只是一个认知÷确认的过程,不能认为检验对质量有什么作用。如果说有的化,最多也就是个把关的作用,就好比公司门口的老大爷,查下证件而已,真能抓到坏人吗?




也许我太机械,我并不认为质量是产品的一种固有属性。今天是所谓的中国情人节,你知道什么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
好比走路,你试试闭着眼睛走。




闭着眼睛走路是容易摔交、容易走错方向,但睁开眼睛却不迈开脚步,难道就能到目的地了吗?
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综合的过程,比如,如果连设计都没有,检验又从何谈起?如果生产不改善,只是检验,难道质量就能提高?(不是指挑选出货的质量,是指整个过程的质量)
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是因为把本来是一个整体的东西,硬是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拿本来是整体所完成的功能,去讨论到底这项功能是哪个部分完成的。
这种争论的前提就是错误的,所以不可能得出大家都同意的结论。两根筷子夹花生,你可以去争论花生是被哪根筷子夹起来的吗?




既然你自己都认识到这是一个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可是有没有想过,检验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找到原因去改善,达到品质的提高。这何尝又不是一个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其实TS的APQP、FMEA的目的不都是通过提前预防来提高产品质量的么。
还有质量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整个过程都会对质量产生影响。




12,13楼已经明白了社会的现实,那就是一个产品除了设计,生产,就是检验,这个检验,我们自己人当成是控制,别人都当成是“搞检验滴”。

好的质量,不是满足客户要求了事,是不断的超越客户的需求,不断地推进与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在做人也是这样,天地之间有杆秤,人心里也有一个尺度,(眉宇间都有一个尺度)。人做事都会与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标准去比较,好人,坏人,好质量,坏质量都是这个意思。

越是高标准,严要求越会出好质量。在当今的社会,不要学秀才傻乎乎的说质量是设计与生产出来的,否则他们会不重视过程中的检查,只管生产,结果一大把返工,看看我对我曾经对SMT的控制描述。


“另外,我个人对于目前这种“巧持于后”,而不是“拙守于前”的做法有一些补充。希望针对后工序投诉之改善效果不明显的现状能有一定的正面帮助。

统计过往记录,产品常见缺陷除元件脱落与损坏因为机械应力与热应力在过炉后的清冼、切板和运输途中造成外,其它的一切缺陷,诸如:短路,上翘,上锡不良等都在AOI前工序产生,理应在过炉后的第一波检查即时发现与即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即不良反馈流程被有效地执行,且在每小时内反馈到相应的前工序。这样的品质管控才有效果。

比如,当产品从IR炉里出来后,我发现有二极管、IC贴装反的不良品,我会在生产继续的情况下,即时通知装飞达的操作员,留意是否物料装反,是否飞达、吸嘴有问题等,并向前追踪一定数量的PCBA,而保证改善措施即时实施。其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果装飞达的操作员得知此信息后,出于投诉压力,她会仔细留意过炉前的产品,发现果然有反相,或者漏元件,也可以即时修正,而过炉前修正一个IC反相,与过炉后修正一个IC反相,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过炉前后即时反馈与控制,整体上将不良率降低。

这是符合控制论的,也符合人体工效学的。

在SMT这个系统里,不管其状态变量随时间而怎么样变化,系统之间总是通过信息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相互影响相互控制的,品质优良始终是生产的控制目的之一。当控制沿着品质符合规定的既定方向前进,一切顺利时,将不产生反馈信息,也就是信息量为零。而当发生了不正常或者偏差时,反馈信息将产生,通知控制者纠正自己的错误。也就是说NO NEWS EQUAL TO GOOD NEWS。所以,希望每块板都有经过人员检查后才过炉。

对于二极管反相,因为原材料是用激光刻写的,以防止别人盗版,所以,AOI要识别,我个人认为,是有一定难度。而人要看出来,却比较容易。过炉前在一整块板上去辨认,可以适当微微倾斜(<15°角),用以改变其反射光。

生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眼睛在看东西的时候,一直是处于不停的颤动的,甚至做过试验,用某种办法(好象是麻药)强行让眼睛停止颤动,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这件事情的原因科学家正在研究。但是有一点,就是不管成像在视觉细胞上的物理量多么细,眼睛的颤动能够使其都被感光细胞捕捉到。
OOOOOOOO1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2OOOOOO1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1OOO2OOOOOOOOOOOO2OOOOOOOO
OOOOO2OOOO1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1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1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2OOOOO2OOO1OOOOOOO2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1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1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2OOOOOOO1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1OO2OOOOOOO2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1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1OOOOOOOOOOOOOOOOOOOO
上图中的1字,大家都看得到,但是2字,却不一定那么容易发现。同理,如果一整块PCBA上,固定的位置(借用模具工业上的Cavity一词来说),不同PCS上的同一位置二极管反相,通过前后左右对比,眼睛是可以看得出来的,训练多了,甚至可以把它当成一条直线。本月8日晚上,我就做了一个实验,由拉长,员工与QC等共同参与,在无提示的情况下,生产部确实能将反相的不良品在过炉前看出来(参考PDF文件)。如果多加训练,其速度会更快。

对于移位、上锡高度等,如何改善呢?

以上谈到的是反馈控制,我们在实行的过程中必需注意反馈的滞后及作用的大小,还有一种是预先控制,比如Control Plan, PFMEA等。

但我想说的是“矫枉过正”,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就不能够矫枉。意思就是指的一根铁丝已经弯了,要想把它弄直就要往反方向扭。

在SMT,如果小于0805的元件移位不能超过50%为合格,那么,当元件移位为48~49%时怎么办呢?在SMT,这是不需要改善的,因为我们还有太多的不良需要“纠正”,但从概率论来讲,姑且认为这种分布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就有机会移位51%,52%…… 同时,从SPC控制的角度来讲,控制线永远是应该低于规格线的,超过了,甚至是控制线往上跑了,就不正常,正如本月ISO Audit所发现的问题一样。所以,我们必须将标准提高,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而不应该扛着一面大旗,向IPC610最低标准迈进,然后,在最低标准那里垂死挣扎。同时,这个世界也没有二个人能完全相同的消化同一个标准,人眼也有差别,仪器也有精度,与客户去争论是移位49%还是51%有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设一个缓冲呢?

上个月份,ATI投诉我们的产品露铜,其标准是另外的供货商爱立信没有相类似问题,虽然我们的产品勉强符合IPC610标准,但那次客户投诉,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去跟进?

所以,人的意识里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要桥刚强,不要顶着ISO桂冠的豆腐渣

建议大家学一学墨子,秦统一六国后,墨家全部去到日本,在质量这方面,可以多学一学日本人的精神。




把检验与质量管理等同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楼主所陈述的观点更多的是基于纯制造行业而言的,如果我们说得更大一些的话那么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不是都需要检验啊。
运营环节的符合性,我们都可以称他们质量。那么到底做得好还是不好呢,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过程进行测量和评价。例如:产品制造是我们运营的一个过程,那么检验就是对该过程产品质量进行监控的一种手段而已,你所要讨论的不过是检验频度的问题,那么它是取决于你的过程有效性的。就像你安排一个有能力的下属去做一件工作,因为实现已经知道这件事他做的肯定不会有问题,所以就会很放心的交给他,甚至不需确认最终结果;反之如果交给一个新人做的话,你肯定要确认最终结果的。
所以检验这个词太狭义,当然对于过程的确认这是一个必须要做的动作。




把检验与质量管理等同来说,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自已人当然明白,但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呀,把一个系统分开了,比如医药分离等等。

一个产品的从无到有,一件事的整个完成都可以视为一个项工程。中间三要素之一就是控制。我们叫质量管理,生产与设计叫检验。人们说的是QA没用呀。这也就是我想说的矫枉过正,要整个社会重视质量。我说的不仅是制造业,还整个生活,整个国家,整个民族。




原帖由 starleelx 于 2008-8-8 11:24 发表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质量是检验出来的还是控制出来的需根据公司阶段定义.
我很感动,业界还是有很多人清楚预防与检查的区别。但中文就是伟大,很多BBS上都在讨论是生产(PROD),设计(R&D),还是检验/查(Quality)出来的这一话题。我是故意误导,用标新立异的方法去啰嗦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难道我会认为下班后去外面买苹果,多挑几下那些果儿就全部变好了么?要不,干脆去垃圾堆里多检验几下。呵,我说的是,每做一步,都要“高标准,严要求”,设计时也要这样。大跃进的时候,大家都想放卫星,结果山东人就说,我们要合成一个分子出来。在设计的时候,他们就是高标准,严要求,结果,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出来了。周恩来指示:不稀罕诺贝尔奖。其实,那是当时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更别提70年代末我们比日本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彩电技术了。

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现在的制造业(一般上这个网的,个人估计60%以上吧),必须要全员明白:品质是设计过程中的检验和生产制造中的检验保证出来的这一观念。否则,产品质量会越来越差。

嘿嘿。我也知道很多人是不屑回答这个贴子的。




继续歪理

从奶粉事件来看,质量还是要检验嘛

人的意识里必须高标准,严要求。要桥刚强,不要顶着ISO桂冠的豆腐渣,要能哺育人类的奶粉,不要高利润的奶粉




从奶粉事件,个人觉得,只要是工业化、自动化存在,就很难改变。工业化、自动化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利润,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同时生产的产品越来越不环保。 食品越来越讲究包装、电子产品更新越来越快(电子垃圾也就多)等等,也许这就是追求(或者说是欲望)与现实的矛盾。
个人观点!




工业化、自动化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利润,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这是你的认识,还是大多数人的认识?




质量是观念!(或许有人不认可,但我相信你们总有一天会认可的)
离线雪野情匆
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
级别:中级会员

金币
108
威望
4
贡献
5
好评
12
注册
2005-04-1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1-06
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家里有一只白色的搪瓷缸,上面印着美丽的图画;到底图画是什么,我就记不清楚了。而在它的底部,有一个鲜红的三角形印记,里面标着“次品”两个字,我对这个记得非常清楚。我曾经反复地看过它,想找到它到底有什么缺陷,可是凭我的眼光,就是没发现出来什么。它的瓷镀得很均匀,没有掉瓷、漏瓷的地方,也没有疤痕,也没有瘤子。当时我就想,既然标上次品,它就肯定比不上合格的正品,也肯定比正品便宜得多。

现在,这只搪瓷缸早已不见踪影了,20多年来,我也一直没见过次品了,这就不能不让我遗憾了。我这样说,并不是我喜欢次品,而是我喜欢诚信。什么是诚信?说得简单点,诚信就是次品,就是在该标上次品的物品上标上次品。

这么多年来,难道就真没有次品产生吗?好象不是。只能说次品更多了,而且假冒伪劣也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只是因为没有了诚信,才不见了次品。因为没有了诚信,所以所有的商品上才都被打上了“优”。我曾多次在地摊上买便宜的东西,可是每次都发现所有破烂不堪、歪瓜裂枣样的东西上都鲜明地标着“优等”,就是没发现过一个“次品”。

大家都标“优”了,又怎能显出我的优秀来?于是又出现了“特优”“超特优”“省优”“部优”“国优”“世界金奖”,地产商广告也有黄金地段改成了铂金旺铺。汉语好象都不能胜任了。货币一贬值,分币就没人要了;学位一贬值,本科就没人用了;道德一贬值,次品就没人标了。过去的一分钱,就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过去的本科,就相当于现在的博士;过去的次品,就相当于现在的国优。

而道德,并不是我们不想让它贬值它就不贬值的。诚信,也不是我们喜欢,我们呼唤,它就来的。诚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特定制度的产物。没有那样的特定制度,也就没有诚信,呼唤是呼唤不来的。这里说的特定制度,指的是基本制度,是大制度,而不是总理说的规章制度的小制度。

计划经济时代,从没呼喊过诚信,而诚信自在;市场经济里,天天呼喊诚信,口干舌燥,而诚信荡然,喜欢的它不来,不喜欢的却挤破门,原因在哪里?就是制度不同。有人求神而神不至,有人不求神而神自佑他,原因不在于神而在于自身。

一只小小的搪瓷缸,虽然不起眼,但是它却是诚信的产物,是时代的产物,是制度的产物,几千年里,只有那个时代,那个制度下它才会出现。洛不出书,河不出图,是时代不仁所至的啊。所以,孔子曾反省自身说:“凤鸟也不来,河也不出图,难道我过去所做的都是错的吗?”

伴随着诚信的,必然是高标准,严要求,吾日三省吾身。
离线jet-lee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44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6小时
级别:初级会员

金币
165
威望
2
贡献
1
好评
5
注册
2007-01-11
只看该作者 报纸  发表于: 2009-01-06
洋洋洒洒几千字,却不知其所云
离线dbamzx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30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0小时
级别:新手上路

金币
15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06-1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1-06
原帖由4楼楼主 jet-lee 于2009-01-06 10:28发表
洋洋洒洒几千字,却不知其所云


me too
离线nestor
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在线等级:26
在线时长:400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5小时
级别:荣誉会员

金币
120
威望
43
贡献
75
好评
73
注册
2006-08-12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09-01-07
原帖由4楼楼主 jet-lee 于2009-01-06 10:28发表
洋洋洒洒几千字,却不知其所云

LZ =>   "我自已的观点也不是很清晰,下面是我以前的一些随意写的贴子,欢迎版砖"。
离线tg_lig
在线等级:4
在线时长:160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0小时
级别:高级会员

金币
5
威望
3
贡献
10
好评
6
注册
2008-12-25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1-07
写了什么呀!
还真有点意思呀。
离线rjahdw
在线等级:2
在线时长:81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小时在线等级:2
在线时长:81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小时
级别:初级会员

金币
279
威望
2
贡献
1
好评
0
注册
2005-09-1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1-08
一LOT的产品生产完后,其质量状况已经确定。
其中有10个不良品,不会因检验就会变成5个!
检验只不过是区分良品与不良品而已。

要想质量改进,就必须从过程控制上进行改进。
当然也不能忽视检验的作用,
他是改进过程控制的基础。
离线awen312
在线等级:3
在线时长:108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32小时在线等级:3
在线时长:108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32小时在线等级:3
在线时长:108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32小时
级别:初级会员

金币
819
威望
3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4-09-0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1-08
原帖由4楼楼主 jet-lee 于2009-01-06 10:28发表
洋洋洒洒几千字,却不知其所云

但可以看出这位仁兄根本就没好好的看看质量的发展史.能说这话,至少证明你的思想还在1930S.
离线雪野情匆
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
级别:中级会员

金币
108
威望
4
贡献
5
好评
12
注册
2005-04-15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1-08
原帖由9楼楼主 awen312 于2009-01-08 16:10发表
原帖由4楼楼主 jet-lee 于2009-01-06 10:28发表
洋洋洒洒几千字,却不知其所云
但可以看出这位仁兄根本就没好好的看看质量的发展史.能说这话,至少证明你的思想还在1930S.


呵,只能说我读书没有读进去,我在90年代中期就买这这类书,手头还有一本繁体版的张公绪的品管书,可是,我学来学去,发现,大家谈的质量只是合规性,比如一个人不杀人,可能就是符合标准就是有质量。可是光是在标准要求内减低变异,真是不是质量,要提高质量,更是完全不可能。
离线awen312
在线等级:3
在线时长:108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32小时在线等级:3
在线时长:108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32小时在线等级:3
在线时长:108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32小时
级别:初级会员

金币
819
威望
3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4-09-0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1-08
你所遇到的,和我所遇到的完全一样,我只想说你在日企,美企,国企,你会体会完全不同的质量.虽然我讨厌日本人,但 我喜欢日本人和台湾人做事认真的态度,所以别人的质量远远领先,我也在博士(德资)做过短短的一段时间,他给人的感觉也是在品质.而所有中国大陆的企业给我的感觉只有在出了问题的时候才有质量这个概念.包括现在深圳的大多数科技园里的高科技企业,所谓的设计师,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相应的东西.那样你怎么去做品质控制.难道朱兰的三部曲.没有讲到品质策划吗?难道TS16949里没有品质前期控制吗?不是不愿意,是懒得做.只有真正痛了才会找医生.这样的思想,即使叫戴明来也没得救.更不要说张公绪先生.要做好品质,就要先端正思想.三鹿问题说明了什么?不就是思想不端正吗?那么大的品质隐患,企业就没有考虑到客户利益.何谈顾客满意?至少要改掉这个毛病在中国,也许我们这一代人是不行了,但我们就像文景之治一样,要为后面的人打基础.最起码外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积攒的经验.我们不会全部都那么快的吸收,而且也不可能全盘吸收.所以品质的路在中国还很长.而你作为现在全面品质管理阶段,就不应该在去提这个问题,这样只会误导后面的学习者,给其以托辞.
  品质后面还有最重要的两个字-------管理.只有真正的管理者才能在这方面处理的好,至少我碰到的比较少,而且我本人也是个菜鸟.高手也懒得理我.所以就当和大家谈心吧.
  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个厂的品质就像这个厂的管理者的脾气一样.如果管理者很糟糕,品质就很糟糕,即便是他做的是高科技行业.
离线雪野情匆
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7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98小时
级别:中级会员

金币
108
威望
4
贡献
5
好评
12
注册
2005-04-15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1-08
原帖由11楼楼主 awen312 于2009-01-08 19:26发表
你所遇到的,和我所遇到的完全一样,我只想说你在日企,美企,国企,你会体会完全不同的质量.虽然我讨厌日本人
  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个厂的品质就像这个厂的管理者的脾气一样.如果管理者很糟糕,品质就很糟糕,即便是他做的是高科技行业.


谢谢,就象六西格玛,领导不重视,你学了也没用,最多是个一西格玛,哈哈,如果领导重视,你不学六西格玛,也可能整出个九西格玛。

十多年前,电脑上有关质量的书不多,我一般就是看台湾品质协会的期刊《品质》,里面很少有高深的数学公式之类,大抵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之类的东西,紧跟日科技连的动向,当时,大陆也有期刊,叫质量什么的,两者相比较,其编辑质量也有很明显的差别。呵
离线hanxjin
在线等级:9
在线时长:581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69小时在线等级:9
在线时长:581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69小时在线等级:9
在线时长:581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69小时
级别:核心会员

金币
642
威望
28
贡献
4
好评
3
注册
2006-12-06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1-09
昨天发帖的时候断网了
很郁闷的现实是:出了问题做品质一块的最先也最易挨上级的骂
千言万语一句话:品质是制造出来的!! 只不过更高的质量要靠强的检出力来保证罢了
离线huoyuenake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2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1小时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12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8-12-09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09-01-09
针对非稳定process, Inspection确实可以作为action执行。
而所有工程师的职责就是如何让非稳定的process变得更稳定。
这些东西不能算是妖言惑众吧,密集型劳动产业不依靠inspection检验质量,那么多risk靠什么来降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