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393阅读
  • 3回复

何为精益生产方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dpsmt
在线等级:4
在线时长:173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7小时
级别:一般会员
 

金币
2
威望
4
贡献
4
好评
0
注册
2005-04-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0
何为精益生产方式 何为精益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
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
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也是追求卓越的过程,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
我满足的一种境界。其目标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永无止境的追求七个零的终极目标。
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义
与大量生产方式相比,日本所采用的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所需人力资源-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系统,还是工厂的其他部门,与大量生产方式下的工厂相比,均能减至1/2;
2. 新产品开发周期-可减至l/2或2/3;
3. 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下一般水平的1/10;
4. 工厂占用空间-可减至采用大量生产方式工厂的1/2;
5. 成品库存-可减至大量生产方式工厂平均库存水平的1/4;
6. 产品质量-可提高3倍;
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上的特点
(1) 拉动式(pull)准时化生产 (JIT)
――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
――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组织生产线依靠看板(Kanban)的形式。即由看板传递工序间需求信息(看板的形式不限,关键在于能够传递信息)。
――生产中的节拍可由人工干预、控制,保证生产中的物流平衡(对于每一道工序来说,即为保证对后工序供应的准时化)。
――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计划,但操作过程中生产单元之间的协
调则极为必要。
(2) 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过程质量管理来保 证最终质量。――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
道工序都进行。重在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
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组织相关的技术与生产人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协作,
尽快解决。 (3) 团队工作法(Teamwork) ――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
作用。――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业务的关系来划分。――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
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顺利进行。――团队人员工作业绩的评定受团队内部的评价的影响。――团队工作的基本氛围是信任,以一
种长期的监督控制为主,而避免对每一步工作的核查,提高工作效率。――团队的组织是变动的,针对不同的事物,建立不同的团队,同一个人
可能属于不同的团队。 (4)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在产品的设计开发期间,将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最终需
求等结合起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的质量完成。――各项工作由与此相关的项目小组完成。进程中小组成员各自安排自身的工作,但可以
定期或随时反馈信息并对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依据适当的信息系统工具,反馈与协调整个项目的进行。利用现代CIM技术,在产品的研制与
开发期间,辅助项目进程的并行化。
?      精益生产体系的目标
(一) 精益生产的基本目标
工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经济组织。因此,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就成为企业的基本目标。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精益生产采用灵活的生
产组织形式,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快速地调整生产,依靠严密细致的管理,通过"彻底排除浪费",防止过量生产来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
的。为实现这一基本目的,精益生产必须能很好地实现以下三个子目标:零库存、高柔性(多品种)、无缺陷。
(二) 精益生产的子目标
1.零库存
一个充满库存的生产系统,会掩盖系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设备故障造成停机,工作质量低造成废品或返修,横向扯皮造成工期延误,计
划不周造成生产脱节等,都可以动用各种库存,使矛盾钝化、问题被淹没。表面上看,生产仍在平衡进行,实际上整个生产系统可能已千疮百孔,
更可怕的是,如果对生产系统存在的各种问题熟视无睹,麻木不仁,长此以往,紧迫感和进取心将丧失殆尽。因此,日本人称库存是“万恶之源”,
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作不良的证明,并提出"向零库存进军"的口号。所以,“零库存”就成为精益生产追求的主要
目标之一。
2.高柔性
高柔性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灵活多变,能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及时组织多品种生产,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面临市场多变这一新
问题,精益生产方式必须以高柔性为目标,实现高柔性与高生产率的统一。为实现柔性和生产率的统一,精益生产必须在组织、劳动力、设备三
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柔性。
(1) 组织柔性:在精益生产方式中,决策权力是分散下放的,而不是集中在 指挥链上,它不采用以职能部门为基础的静态结构,而是采用以项
目小组为基础的动态组织结构。
(2) 劳动力柔性:市场需求波动时,要求劳动力也作相应调整。精益生产方式的劳动力是具有多面手技能的多能工,在需求发生变化时,可通
过适当调整操作人员的操作来适应短期的变化。
(3) 设备柔性:与刚性自动化的工序分散、固定节拍和流水生产的特征相反,精益生产采用适度的柔性自动化技术(数控机床与多功能的普通
机床并存),以工序相对集中,没有固定节拍以及物料的非顺序输送的生产组织方式,使精益生产在中小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接近大量生产方式
由于刚性自动化所达到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同时具有刚性自动化所没有的灵活性。
3.零缺陷
传统的生产管理很少提出零缺陷的目标,一般企业只提出可允许的不合格百分比和可接受的质量水平。它们的基本假设是:不合格品达到一定数
量是不可避免的。而精益生产的目标是消除各种引起不合格品的原因,在加工过程中每一工序都要求达到最好水平,追求零缺陷
高质量来之零缺陷的产品,“错了再改”得花费更多的金钱、时间与精力,强调"第一次就作对"非常重要。每一个人若在自己工作中养成了这种
习惯,凡事先做好准备及预防工作,认真对待,防患于未然,在很多情况下就不会有质量问题了。因此,追求产品质量要有预防缺陷的观念,凡
事第一次就要做好,建立“零缺陷”,质量控制体系。过去一般企业总是对花在预防缺陷上的费用能省则省,结果却造成很多浪费,如材料、工
时、检验费用、返修费用等。应该认识到,事后的检验是消极的、被动的,而且往往太迟。各种错误造成需要重做零件的成本,常常是几十倍的
预防费用。因此,应多在缺陷预防上下功夫,也许开始时多花些费用,但很快便能收回成本。
附件: IE7.rar (73 K) 下载次数:255 ,该附件已加密,拥有1威望才能下载
分享到
离线liyuxing
级别:*
金币
*
威望
*
贡献
*
好评
差那么一点
注册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5-10-21
Thank u for your great intoduce!!
离线sukerye
级别:*
金币
*
威望
*
贡献
*
好评
0
注册
*
只看该作者 藤椅  发表于: 2005-11-01
多谢楼主,辛苦了!!!!
敬礼!
离线ycep82
级别:*
金币
*
威望
*
贡献
*
好评
0
注册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5-11-03
要求太高,对新手来说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