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820阅读
  • 195回复

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为什么人员全检后还有不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iim_w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34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小时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240
威望
1
贡献
2
好评
0
注册
2005-09-27
只看该作者 165楼 发表于: 2006-12-29
My comment:
1. root cause analysis
2. take corrective actions: for instance, introduce machine inspection or train inspectors, just same as all friends said here.
3. veryfy the effectiveness of your actions.
4. consolidate your effective actions and re-loop above steps till solve the problems.

Hope be helpful:)
离线ngkilig
在线等级:6
在线时长:323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7小时在线等级:6
在线时长:323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7小时在线等级:6
在线时长:323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7小时
级别:初级会员

金币
426
威望
5
贡献
1
好评
0
注册
2005-03-20
只看该作者 166楼 发表于: 2006-12-29
我们公司前后做了几个单,每次都是全检了N次才出货的.但每次出货客户都投诉连连.最离谱的一次是客户抽检就有80%的不良.原因很多,没有统一的检验标准,人员没有培训,生产部自认为是品质部,什么都是生产才对.在这种工厂上班简直就是折磨
离线hsp8011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33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07-17
只看该作者 167楼 发表于: 2006-12-29
工资太低..奖金太少.检验人员不仔细....
离线zhoujl08
在线等级:2
在线时长:74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小时在线等级:2
在线时长:74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6小时
级别:初级会员

金币
75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11-15
只看该作者 168楼 发表于: 2006-12-30
我是做品质检查,有七年的工作经验了,现在我在另一家公司做检验工艺员,因公司刚筹建SMT,一切都没有经验,更不用说人员质量意识了,希望各位哥哥给小妹一些建议和好的经验。不甚感激
离线szvitar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29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06-24
只看该作者 169楼 发表于: 2006-12-30
全检不代表能把不合格品全部剔除,
检验员在检查时,总有疏忽、疲劳的时候,尤其是数量大的时候,
关键是我们推行自动化工程,减少人手操作,

另:检查时也可按C=0实施抽查,到客户处应该是很少存在不良的。

当然一个公司实行C=0的方案,是存在较大的难题的。
离线heqiyun
级别:*
金币
*
威望
*
贡献
*
好评
0
注册
*
只看该作者 170楼 发表于: 2007-01-06
个人认为:过程有全检,加上OQC,此为品质控制中系统建立的结构,还会出现偏高的不良,需要考虑:
1. 如果公司有足够资源的话,依照品管手法,比如收集,层别,验证,确认等标准程序进行
2. 公司资源方面不足的话,可直接确认:全检人员,标准是否执行的很好,另外OQC一定会有对应比例的不良升高
  说白了就是考虑:人员的检验能力,态度,和最基层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
离线hyk2008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5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12-28
只看该作者 171楼 发表于: 2007-01-06
我想原因一是每个OQC所掌握的质量标准有一定的差别!
或者是对质量标准理解的方法不一样!
建议统一培训!
离线adison688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3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5小时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43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12-28
只看该作者 172楼 发表于: 2007-01-08
1、首先到客户那里现场确认是什么故障;
2、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初步分析造成此故障的原因,
3、模拟此故障,确定造成故障的主要原因;
4、检查现有的检测手段,能否检测出来;NG则改善检测方法;YES则分析原因,重新定做质控点
离线tpcozbxj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11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09-23
只看该作者 173楼 发表于: 2007-01-09
太正常了,该用机器替代人工检验。
离线英雄001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3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8小时
级别:初级会员
金币
61
威望
0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5-08-18
只看该作者 174楼 发表于: 2007-01-09
分析一下不良的原因!再来说说这个到底是全检后能不能发现的质量问题!最好是采取过程控制,去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而不是去通过检验手段来保证,应该采取防错措施不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和减少不合格的发生
离线ada_liu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13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06-26
只看该作者 175楼 发表于: 2007-01-09
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为什么人员全检后还有不良?
1.rate多少?
2.是否真是漏检?
3.是否信赖性问题?
4.是否全检后工序造成?
5.是否为规格不一致?
6.第一遍检验良率多少?
7.有无制程改善以提高生产良率?
8.产品设计是否合理?
9.制程设计是否合理?
9.人员有无培训?
10.人员有无充分的检验时间,工作,作业指导要求?

全检就没有不良,没有可能的事情。
离线ada_liu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13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06-26
只看该作者 176楼 发表于: 2007-01-09
建议:
  控制源头
  机器防呆
离线ada_liu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13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06-26
只看该作者 177楼 发表于: 2007-01-09
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
SMT目检良率99%,后段良率(SMT相关)98%。
这就真关系到作业员的培训体制,考核体制,责任心了。
离线asin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4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8小时
级别:初级会员

金币
116
威望
1
贡献
2
好评
0
注册
2006-10-23
只看该作者 178楼 发表于: 2007-01-10
這樣的問題我想應從兩方面著手:
1)檢驗管控方面: 樓主是否有對貴司的檢驗系統進行Gage R&R 分析,以保証貴司檢驗系統的有效性﹔
2)產品制作方面: 樓主是否有對貴司的制程進行調查以確定制程的正常穩定性。

從兩方面出發才能層別出問題的所在,光是在后面叫檢驗,我想是收效甚微。
离线yushihua
在线等级:5
在线时长:24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8小时在线等级:5
在线时长:242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8小时
级别:高级会员

金币
274
威望
5
贡献
1
好评
1
注册
2006-08-29
只看该作者 179楼 发表于: 2007-01-10
朋友,不良的问题主要是哪些方面,是外观还是性能呢?

你可以QC七大手法来分析问题,找出其根本原因,。
不要说全检怎么还会有总题,如果说是手工作业的话哪么,一些问题是不避免的,只能说是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