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6818阅读
  • 195回复

一个很棘手的问题,为什么人员全检后还有不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harley
在线等级:4
在线时长:140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60小时
级别:一般会员

金币
5090
威望
2
贡献
1
好评
2
注册
2006-03-30
只看该作者 75楼 发表于: 2006-10-08
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制程的穩定性,如果制程中的變異很小,那麼合格品的概率就比較大,建議進行SPC控制
2. 進行測量系統分析MSA,看看是4M1E中那裡有問題,有針對性的解決。
3. 不良品數據分析,看看是特殊原因的變異還是普通原因的變異,是否可以提供更改工藝進行解決。

最後建議貴公司,檢驗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還是要在制程上下工夫。
离线v6redfox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45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5小时
级别:一般会员

金币
382
威望
3
贡献
3
好评
1
注册
2003-06-04
只看该作者 76楼 发表于: 2006-10-12
还是那句话:质量是靠提高人的意识做出来的,不是检出来的。
找出不良的源头并持续进行改善才是根本!
离线jery001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242
威望
2
贡献
1
好评
0
注册
2005-08-13
只看该作者 77楼 发表于: 2006-10-13
品质是制造出来,不是检验出来!

请找真正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前期可以在目检后加上一道是抽检动作,再进行OQC,再包装出货!
离线seide
在线等级:2
在线时长:80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0小时在线等级:2
在线时长:80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0小时
级别:初级会员

金币
293
威望
2
贡献
1
好评
0
注册
2006-01-14
只看该作者 78楼 发表于: 2006-10-13
就在昨天,我们发往印尼的试制零件在印尼发现有漏冲孔。因为属于新产品,规定对其全检,可对新产品中检查员和仓库出货检查员一中问,新产品 检查员说以为出货时全检,而出货检查员说以为新产品 检查员已经全检了!
离线shizhl
在线等级:5
在线时长:211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59小时在线等级:5
在线时长:211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59小时
级别:一般会员
金币
281
威望
7
贡献
9
好评
5
注册
2006-06-21
只看该作者 79楼 发表于: 2006-10-13
谢谢大家的建议,现在有个问题:产品有很多不良项目是因为设计不良造成的,但是我们的老大搞不定,因为他说的话韩国没人听(我们是韩国的子公司),所以现在搞的我们很被动,另外补充一句,对于"品质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句经典名言,在我们公司被认为是一种借口,绝对不承认的,相当头疼.
离线110118tian
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6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01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6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01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6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01小时在线等级:10
在线时长:66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01小时
级别:超级会员

金币
485
威望
3
贡献
4
好评
0
注册
2005-11-23
只看该作者 80楼 发表于: 2006-10-13
引用第12楼qqjun232006-07-29 14:32发表的“”:
百分百全检是哪个工序?全检到OQC抽检还有工序吗?
不良的现象,原因是什么?还有,你们是做什么产品的?针对什么全检?如果信息不全的话我想大家很难帮到你.
建议:1,首先使用柏拉图分析不良原因,看不良最多的是什么.
    2.寻找改善措施.确认效果
.......




非常详细哦,赚到了,人工全检不可能到100%的~~
离线hchy983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24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26小时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270
威望
1
贡献
1
好评
0
注册
2006-07-09
只看该作者 81楼 发表于: 2006-10-15
为什么不对缺陷类型进行分类?
离线pihongxia
在线等级:1
在线时长:31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19小时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178
威望
0
贡献
1
好评
0
注册
2006-05-23
只看该作者 82楼 发表于: 2006-10-16
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所以重点看做的过程
离线zy_n
在线等级:3
在线时长:9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1小时在线等级:3
在线时长:9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1小时在线等级:3
在线时长:99小时
升级剩余时间:41小时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121
威望
0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04-10
只看该作者 83楼 发表于: 2006-10-16
是按一般、减量、加严后才出现问题呢。
离线titan139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13
威望
1
贡献
1
好评
0
注册
2006-07-28
只看该作者 84楼 发表于: 2006-10-16
这个是正常的,没有几家公司会说OQC比客户还严,原因有几个。

1、对客户的要求不明确,客户要的不是我们检的。
2、就MSA来讲,计数型的一致性90%都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那10%的韭一致性就表示会漏出去的材料,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内部都在检讨取消全检,因为全检是一个错误的过程。
3、全检本身会带来新的问题,如我们的测试过程就会让材料功能性失效。
4、来源于对环境应力的影响,但需要做相应的分析。
离线titan139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13
威望
1
贡献
1
好评
0
注册
2006-07-28
只看该作者 85楼 发表于: 2006-10-16
对应的解决之道。
1、与客户做100%规格确认,以保证两边的检验项目、内容等都一样。
2、人员的判断能力需提升到一个高度,即一致性90%以上。
3、找到检验会带来的负效应原因,解决之。依你的情况看,能被解决的机会不太大。
4、做100HZ的震动分析(相当于一般公路运输)
离线ricky.guang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15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09-10
只看该作者 86楼 发表于: 2006-10-16
因为是人在检查,难免会有漏检的!而且不同的不良内容也会不一样.
当时在他们公司全检是OK的,但经过出货搬运等过程就可能不良了.
所以,品质不是靠检出来的,制造过程最重要,推进SPC的原因就在这.
离线mr_heyin
级别:*
金币
*
威望
*
贡献
*
好评
0
注册
*
只看该作者 87楼 发表于: 2006-10-17
一句话,不要相信工人的能力。现在我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果不能在短时间之内进行彻底的机器化作业的话,最好就是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先开始管理。
离线wuren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9
威望
0
贡献
2
好评
0
注册
2006-06-18
只看该作者 88楼 发表于: 2006-10-17
人的因素很多,全检带来的并不是全合格,要是采用机器可以达到
离线chentz_001
级别:新手实习
金币
38
威望
1
贡献
0
好评
0
注册
2006-07-10
只看该作者 89楼 发表于: 2006-10-23
看看克劳斯彼的零缺陷理论,你就会明白,检验是不能阻止缺陷发生的。如果不提高工艺手段,引入防错设施,增加N个检验员,一样会有缺陷发生。